戏曲文化

张家口坝上戏曲文化随谈/李爱萍

夏日炎炎,晚上散步街头,见一隅围观者众,凑上前眊眊,乃唱坝上二人台小曲。我对此很感兴趣,想了解更多,硬等到他们唱罢,拽住一位拉二胡的老者攀谈了一阵。老者说:“哦们几个是坝上老乡,落了宣化啦,闲得没的干,凑了一起红火红火。”之后,我问他答,对坝上二人台等小曲进行

戏曲 张家口 戏曲文化 李爱萍 吕峰 2025-09-25 21:17  2

曲本刊刻与戏曲文化中心的迁移

现今留存最早的戏曲刻本是《元刊杂剧三十种》,原题“元刻古今杂剧乙编”,可知在元代时就已经开始刊行曲本了。若从元末起算,到清中叶时,我国刊刻曲本的历史达四百余年之久。在这漫长的曲本刊刻历程中,戏曲的文化中心发生了数次转移,从元历明至清,每一朝的戏曲文化中心都不太

戏曲 戏曲文化 刊刻 曲本 曲本刊刻 2025-08-15 21:21  6

秦腔,华夏戏曲文化的长青树(王世北)

在戏曲领域,我对秦腔情有独钟。小时候,家乡过年闹社火、唱戏,临时搭建的戏台上挂着两盏清油灯,若明若暗,农村戏班子一年又一年重复上演着《二进宫》《辕门斩子》《铡美案》等秦腔折子戏或本戏,任它风清夜冷,演技平平,每年,我都从头到尾一场不落地坚持把戏看完,听会了不少

戏曲 王世 秦腔 长青树 戏曲文化 2025-06-09 07:54  11